防范“快遞電信詐騙”
發布時間:2024年09月02日
【案例介紹】
李女士近期遭遇了一起精心策劃的“快遞電信詐騙”。某日,一名自稱是“快遞員”的人與李女士取得聯系,聲稱她有一個快遞,但收件地址不清楚,只能看見電話,由于這個快遞需要當面簽收,要求李女士告訴其地址。當李女士見到該“快遞員”,正準備簽收快遞時,她接到了另一名自稱是“快遞站工作人員”的電話。對方聲稱該“快遞員”送錯了快遞,但現在又聯系不上他,請李女士讓“快遞員”接聽電話,李女士遂即將自己的電話轉交給了“快遞員”,讓其接聽。隨后該“快遞員”要求李女士掃描一個二維碼,并向其提供所收到的驗證碼信息,以便確認快遞是否配送正確,當“快遞員”拿到驗證碼信息后,告知李女士快遞已確認簽收,便離去了。
李女士回家半小時后,收到了銀行的取款短信,她趕緊與銀行客服聯系,經反復確認后,自己銀行卡的錢已全被轉走。再電話聯系“快遞員”及“快遞站”,顯示對方為虛擬號碼,已無法接通。李女士反復回想剛才掃碼的場景,意識到自己被騙了,遂而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【案例分析】
這是一個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例,詐騙分子通過獲取的信息,偽裝快遞員、冒充快遞站等手段,引誘受害人掃二維碼,提供驗證碼,從而竊取個人信息和財產,實施詐騙。
近年來,網絡購物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伴隨著如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等一些潛在的風險,不法分子通過編織陷阱,一步步騙取消費者信任,非法獲取持卡人的網絡交易身份識別信息、交易驗證信息,就可能實現盜刷銀行卡,實施電信詐騙,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。
【風險提示】
一是提高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,不隨意簽字授權,注意保管好個人賬號密碼、驗證碼、人臉識別等信息,妥善保管銀行卡、身份證信息,拒絕出租、出借或買賣個人信息及銀行卡;
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個人信息泄露,妥善保管或及時銷毀各種賬單、快遞單和交通票據,切勿隨意丟棄;
三是及時、正當維權,一旦發現自己被騙后,應保持冷靜,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,配合公安部門尋找有用信息,協助公安機關打擊電信詐騙,維護自身權益。